旅游 | 以縣域旅游激活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經典分享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韶山紅色文化旅游研究生培養基地、研學旅行研究院
近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要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要壯大縣域富民產業,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在此背景下,如何立足本地特色、抓住戰略機遇,發展特色旅游產業,對推動縣域經濟轉型,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促進城鄉融合具有重要意義。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紐帶、村莊為腹地的縣域,是連接城鄉經濟社會的紐帶,縣域旅游發展是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城鄉融合、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載體。
一、挖掘城鄉文化激活縣域旅游產業
1.深挖優秀鄉土文化,打造縣域旅游新空間
縣域旅游發展要開發本土文化要素,優化縣域文化旅游空間布局,發揮地方自身文化優勢,強化特色功能,形成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格局。以精品文化資源為“軸”,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和鄉土文化內涵;以風格各異的文化旅游產品為“線”,深度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提煉適應美好生活需求的文化內涵,塑造品牌,彰顯特色。通過舉辦特色文化活動,引入和開發多元時尚文化,聚集文化創意、影視演藝、體育賽事等多元業態。從規劃上避免旅游同質化,全方位規劃縣域文旅融合的發展。深入挖掘縣域鄉土文化,并融入旅游產品之中,賦予縣域旅游持續發展的動力,帶動縣域經濟發展,讓當地特色文化在旅游活動中外顯出來,增強游客對當地鄉土文化的認同感,營造文旅產業發展新空間,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
2.深化多產業融合發展,促進“流量”變“留量”
在資源和市場成熟的縣域,以文化旅游為主導產業,把文化和旅游嵌入到縣域經濟體系整體中,把發展文旅產業和發展縣域特色產業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地方經濟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充分利用當地特色產業,把此類產業納入旅游體系,構建景區游、歷史文化與民族文化游、博物館游、特色工業游、休閑農業等多元的旅游體系,增加縣域旅游的吸引力,起到“引流”作用。運用多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激活縣域相關特色產業賦能文旅產業,擴大其發展機會和空間,形成產業間互相促進的局面。通過打造縣域旅游的多元化體驗空間和消費場景,形成“留客”的效果,提振區域經濟,從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進程。
3.聚焦主客共享發展,形成縣域全季旅游格局
發展縣域旅游要深化“景城共建、主客共享”理念,圍繞景區景點外在環境、公共服務、綜合管理等全方位自我完善和自我革新,打造“四季有景、全民皆景”的縣域全季旅游發展模式。統籌縣域內縣城、村鎮、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工程建設,突破現有景區與其他地區“二元結構、空間割裂”的束縛,實現旅游資源、產品、要素、設施、政策在全域空間內的充分流動與優化配置,系統構筑全域旅游新格局。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設施,如文旅超市、快遞郵寄、鄉村圖書館、鄉村培訓中心等,構建便利的鄉村生活圈,增強居民對家鄉的歸屬感。全社會參與,引導居民關注并投入到旅游接待中來,讓居民成為縣域旅游“景觀”的一部分,為旅游地增添真實淳樸的生活氣息,成為一張帶有濃厚人文色彩的“活名片”。構建全時、全季、全年旅游線路和產品,實現單季旅游向全時旅游的轉變,開發旅游新型體驗,刺激消費增長。運用全季縣域旅游模式刺激消費增長,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推進城鄉公共基礎設施的一體化建設,讓鄉村成為更文明、更先進、更便利的鄉村,在保留鄉風民俗、傳承優良傳統與習俗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4.巧用數字賦能技術,豐富科技文旅體驗產品
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指出,要加快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旅游,深化“互聯網+旅游”,擴大新技術場景應用。發展縣域旅游,要充分利用數字化手段。利用VR、AR、MR和AI技術,以歷史事件為背景,打造虛擬縣域旅游場景,讓歷史“開口說話”,提升游客旅游體驗。建立智慧導覽系統,設計數字化景區場景應用,實現景區信息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運用元宇宙技術和數字孿生技術,賦能沉浸式旅游,支持文旅IP關聯線上內容與線下場景,增強游客互動性和代入感,推動景區由觀光經濟向體驗經濟轉變。通過多種數字技術的運用,推動文旅產業內容生產、消費方式、產業格局變革,豐富科技文旅產品的種類和形式,提升游客整體體驗,促進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提升區域經濟發展質量,從而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5.發揮智慧旅游價值,提升縣域旅游服務品質
發展縣域旅游要發揮智慧旅游價值,通過構建智慧旅游平臺,整合線上線下營銷推廣資源和新媒體網絡矩陣,提供智能導覽、實時監測、實時信息服務和個性化推薦等高效便捷的數字化服務體驗,提高管理效率,優化游客體驗。通過信息共享平臺,加強縣域內各景區合作,推動跨地區協同合作,持續挖掘文旅市場潛力,擴大發展空間,促進資源的共享和優化配置,加強縣域內各區域的交流,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通過智慧旅游平臺收集游客反饋意見,圍繞基礎設施、景區管理、服務質量等進行改進和完善,健全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在線預訂、流量檢測、科學分流、無接觸式服務等方式消除景區安全隱患,定期進行人員培訓,提高旅游服務人員素質,提升縣域旅游服務品質,促進縣域旅游高質量發展,提升鄉村景區知名度,加強鄉村地區與外界的接觸,給鄉村帶去先進技術,打造文明鄉村,促進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
二、依托縣域旅游實現城鄉有機融合
1.以旅游產業融合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隨著縣域越來越多地成為游客的目的地,發展旅游產業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中起到尤為重要的作用??h域要把握機會,利用快速增長的縣域旅游市場,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發揮資源優勢,利用新興技術,融合第一、二、三產業,著力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以創新的思路大力發展旅游業,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踐行旅游為民理念,充分發揮旅游一業興百業旺的帶動作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助力“三農問題”的解決,溝通城鄉經濟,為縣城發展提供生產生活資料,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共同富裕。
2.以旅游產品建設促進資源公平配置
為促進城鄉資源公平配置,要全面整合各類資源,加快產業資源、社會資源和城鄉資源的旅游化開發,擴展旅游發展空間。著眼于全產業鏈服務,全區域配置資源,取消限制性思維,讓景區開放起來,城鄉之間、景區之間加強聯動、共享資源,消除行政壁壘,促進資源在更廣泛的范圍內流動和利用。通過發展縣域旅游,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交通電力、垃圾污水、醫療養老、生活居住升級改造,進而實現城鄉空間布局一體化,滿足城市居民基本需求,同時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平等配置,帶動縣域旅游的升級發展,豐富旅游業態,發展特色民宿、休閑農業、特色小鎮、全域旅游等多種旅游,形成良性循環。統籌偏遠山區閑置資源,加以開發利用,實現強村富民全域共富,有效促進城鄉資源公平配置,實現縣域經濟社會城鄉協調發展。
3.以旅游業態創新促進鄉村產業集聚
縣域旅游涉及面廣,包含范圍大,具有多業態的融合效應。通過“旅游+”模式,將旅游與農業、工業、文化、體育等產業深度融合,形成鄉村旅游、工業旅游、文化旅游、體育旅游等新業態,依托本地資源,圍繞多功能拓展、多業態聚集、多場景應用,開發綜合性體驗項目,促使縣域旅游從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從而帶動區域經濟,實現產業集聚,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政府部門應從頂層設計把握縣域旅游脈搏,塑造品牌、開發具有區域特色的旅游品牌、打造精品亮點產業,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和特色旅游名縣,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目標,全面推動旅游高質量發展,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依托龍頭景區作為吸引核和動力源,圍繞其部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調整各部門服務,形成整體競爭力,帶動周邊地區的產業發展,從而實現產業集聚。通過空間上集聚化發展,時間上全季全天候運營,產業上完善產業鏈供應鏈,形成產業生態化、集群化發展。
4.以特色旅游消費促進城鄉雙向流動
要依托當地鄉村風景、民風民俗、歷史文化資源,打造高品質生活空間,融合城市文明與鄉村風俗,提升縣域旅游競爭力,將城市文明、基礎設施帶入鄉村,把優良鄉風、資源產品帶回城市,通過整合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農旅融合、集聚化發展等,大力發展旅游業,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帶動“市入鄉”,促使“鄉入市”,形成城鄉要素的雙向流動。發展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引發城市居民走進農業農村、了解農業農村、參與農業農村的潮流,促進工農之間、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多方面融合,使城鄉之間的交流成為常態。要推動城鄉公共基礎設施的一體化和基本公共服務的一體化,支持縣域旅游的發展,促進城鄉治理要素的互補共進、暢通流動,進一步激發城鄉要素雙向奔赴、城鄉產業同頻共振。
縣域旅游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不僅是經濟增長的引擎,更是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力量。目前,縣域旅游仍存在著同質化、商業化等問題,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鄉融合發展和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斷滿足群眾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需求,在實踐中探索縣域旅游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多措并舉,做好縣域旅游,激活城鄉融合發展內生動力,促進城鄉資源高效互動,實現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助推中國式現代化。
64調劑網-最權威的MBA/MPA調劑平臺
24h調劑熱線:15099997889